县医院门庭若市,乡医院门可罗雀:分级诊疗强基层靠什...
在讨论分级诊疗和强基层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把协和教授的诊室搬到社区就能解决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业务模式不同,人挪地方,人才也就未必是人才。并举例,北京某大医院医生55岁退休,然后被聘到民营医院,有时一天看不了两个病人。这样看来强基层并不是简简单单“人”的事,还得有适合“人干事”的支持系统——平台。2003年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被拍卖的县级医院,全国第一个改制的县医院。之后,全国的许多地方医院改制风起云涌,以致刮起了一股“卖医院”的旋风,卖医院成了改革的代名词,“一卖就活”“一卖了之”盛行。自此以后,基层医院一直走下坡路。
之前卫生院的门诊量可观,还有住院和留观,像个医院,名字也多以某某医院命名。之后,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苏南某些县市的卫生院被改制,甚至不再保留。有本事和有门路的医生纷纷逃离。近些年,医改一步步深化,不走回头路,一些被卖的乡镇卫生院被政府回购,城市乡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遍地开花,如火如荼,一步到位提前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以致省里搞规范化、标准化卫生院创建时,这些地方早已不见卫生院的踪影,不得不匆匆忙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边上增挂卫生院牌子(只有形式没有任何法律手续,但经过政府有关部门默许)。而其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是有明显区别的。
自从卫生院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政府投入的多了,医疗功能等却一再弱化,病房被撤销,门诊则能推则推(做多做少收入一个样,做多易错,反而扣钱,不如少做或不做),以致门可罗雀,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所谓的大卫生和不出事就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县医院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县医院都叫医疗中心了,床位从千张左右增加到数千张,医院等级从二级甲等到三级乙等,甚至要争取三级甲等,门诊量从几十万飙升到百余万,甚至数百万,门庭若市,一床难求。县域的老百姓本来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要跑县城,虽然交通比原来方便了,但看病越来越难,越来越贵。
基层难以留住病人是一个累积的过程,牵涉方方面面,但其根本原因是老百姓对基层医院失去了信任,基层医院缺少老百姓信得过的医生,老百姓怕把自己的健康给耽误了。目前,基层医院的现状如上所述,县医院一家独大,其他医院是设备、药品等不齐,待遇差,留不住好医生。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心目中信得过的好医生无非是:技术不用顶尖,但需要有扎实的医学基本功和良好的医德,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能识别出自己处理不了的病,帮助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诊,服务热情,有奉献精神,“接得下,转得出,上得门”。
强基层如果没有老百姓自己信任的医生,单靠上级医院派医生或者卫生支农只能是一厢情愿,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上级医院医生晋升前强制下基层也好,卫生支农也罢,因为都是被动要求而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为之,前者基本是挂名造假,后者也是形式为多,看着蛮热闹,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都是临时和短期行为,任务观念、走过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缺乏扎根思想和长远目标,与老百姓难以建立信任和长期医疗关系。更何况基层的条件常常让上级医院的专家水土不服,无法放开手脚、施展才华,有的甚至束手无策。三甲医院的专家,习惯于仪器设备各种检查检验,团队配合,一旦离开,许多疾病就不敢诊断了。医联体、医疗集团等形式从目前的情况看,也仅仅是上级医院画地为牢、抢占地盘、垄断病人的一个手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基层医院和医生得到老百姓的信任。靠行政命令和喊口号显然是不可能赢得信任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这无疑是最重要的,需要同时重视人的培养和支持人干事的平台的建设。在医生培养和留得住上下真功夫。给他们尊重和到位的待遇,创造发展平台,个人发展机会。医生的名声是干出来的,如果能创造条件留住医生,只须待以时日,从点滴着手,从严处要求,经常地、不断地、努力地去做,做好了,病人就能信任你。由病家口耳相传,逐渐广为人知。
医生的同质性是追求的目标,谁都希望有“家门口的协和医院”,但在现实的国情下无法超越,只能“乡下狮子乡下调”,先解决实际问题和紧迫问题,再稳步提升。在医疗设备、材料药品等硬件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群众的需要配置到位。再加上分级诊疗设计思路的层次化、政策层面费用报销比例差异化等的引导。这样,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就诊选择,老百姓第一时间就愿意选择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信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病人的分流自然水到渠成。
分级诊疗是方向,但要变成老百姓的自觉行动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有一个较长的路要走。分级诊疗的推行依靠自愿,难!强制,也难!靠自愿,积习一时难改,可能无法推开;强制,可以强势推进,但往往引发民怨,导致社会不稳定。但没有强制就难有分级诊疗,分级必须从强制开始,关键是这个度如何把握?实践出真知,只能依靠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平衡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