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在东天山的千年之谜
天山,它那秀美与荒凉的奇妙结合,让世人敬畏和珍视。2013年6月21日,这条山脉被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东天山,指天山山脉的东段,也就是今天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中心的天山区域。可为什么学者认为,在我国汉代,这里又被称为祁连山呢?
如果这里就是汉代所说的祁连山,那史书上记载的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并娶妻生子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吗?
史书上记载的月氏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他们怎么突然消失了?他们去了哪里?
为了探求这些秘密,西北大学学术团队15年前就开始在这里进行发掘,希望能从现存的遗迹中找到答案。
近日,30多位国内权威考古专家、学者齐聚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听取西北大学学术团队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成果汇报。虽说还有众多未解之谜,但考古人员揭示出的历史真相仍然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隐藏了众多秘密的东天山
东天山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也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较早发生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的区域。据史料记载,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这里出现了定居牧业和半农半牧经济。约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在东天山地区出现。从那以后直至近代,这里都是游牧民族重要的活动区域。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对于探讨亚欧大陆古代人群沿天山廊道迁徙,交流和融合的历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者们说,西汉时,东天山在汉文典籍里被称为“祁连山”,并记载这里是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中心,同时是汉中央政府与北方游牧势力争夺西域的前沿阵地,《史记》和《汉书》中记载的一些著名的汉匈战事就发生在这里。
1957年,新疆文管会李遇春等人最早发现了石人子沟遗址群的部分墓葬,并采集到石器、陶器。1958年,黄文弼组织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又对该遗址群局部进行了复查,判断它为古代居民住宅区。1959年,吴震局部发掘了该遗址群的一座土墩遗迹,发现了较厚的文化堆积,出土了石磨盘、大型陶器残片、少量铜器以及较多的兽骨和炭化谷物。
2001年以来,西北大学学术团队在以哈密为中心的东天山地区开展考古调查。
西北大学学术团队确定了石人子沟遗址群的大概位置,它从东到西分布着红山口、石人子沟、西沟、小黑沟、大黑沟五个遗址群,遗迹分布面积达36.43平方公里,已发现石构居住遗迹800多座、墓葬2000多座,刻有岩画的岩石4000多块。遗址分布有前后三个阶段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并可能存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区、宗教祭祀中心区、居住区、驻军区、埋葬区、岩画区等功能区域,是一处内涵丰富、功能齐全、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
石人子沟与古代游牧文化
为了探秘东天山,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都相继参与了考古挖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05年对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测绘,发现石人子沟遗址群由大型遗址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和中型遗址西遗址、小黑沟遗址、大黑沟遗址组成,主要遗迹包括数座石筑高台、数百座居址、数千座(块)墓葬和岩画,从而确定这是一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群。
2006年至2007年,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南部中心地带的一座石筑高台、4座石结构居住遗迹和12座中小型墓葬,这是整个新疆地区首次对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的科学系统发掘。通过分析确认该遗址包含了两类年代、内涵都有明显区别的文化遗存,首次将公元前一千年前后的两类文化遗存区分出来,并证明了它们在东天山地区的广泛存在。也就是这次发掘,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
2008年,确认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500多处,全面揭示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在东天山地区普遍存在和季节性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基本要素——居住遗迹、墓葬、岩画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方法。
2009年以来,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工作开始正式启动。一方面在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遗址群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和选择性发掘,另一方面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应用地质学、环境学、体质人类学、动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系统采集和分析考古遗存及相关环境信息,开展综合研究。同时,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岩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病害调查和保护措施研究、遗址群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研究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步进行。
负责此项工作的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认为,东天山地区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位于横贯新疆和中亚的天山山脉区域的东端,古代丝绸之路的沙漠绿洲之路和草原之路均从这里经过,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这是国内首次对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开展的全面系统的考古研究,对于建立东天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和时空框架,探讨古代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揭示古代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互动交流的关系,厘清月氏、匈奴等古代游牧人群在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及迁徙、演变的过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东天山考古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东黑沟遗址在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约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3座大型石筑高台、140座石围居住基址、1666座墓葬、2485块刻有岩画的岩石。
乌拉台遗址位于哈密市乌拉台乡乌拉台村南,天山南麓山沟沟口地带,面积近70万平方米。地表现存石围居址300座左右。
西山阔克亚尔遗址位于哈密市西山乡东天山南麓、五道沟沟口东侧的台地上。发现石围居址400座以上,总面积10平方千米。
考古专家断定分布于东天山地区的早期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应属古代月氏、匈奴等早期游牧民族的最高等级的王庭、单于庭遗址。这类遗址的发现,在国内尚属首次,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
由此专家学者认为,石人子沟遗址群是东天山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民族的大型聚落遗址。
欧美学术界对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长期的学术传统,积累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在游牧经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关系、考古学文化遗存所反映的游牧民族的历史、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等研究领域,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我国学术界对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起步较晚,投入研究工作的学者较少,开展工作不多,所获得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也较少。
国内外已有的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普遍认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是游牧人群的生活方式。这导致了考古学家主要进行墓葬的发掘与研究,忽视了居住遗迹和聚落遗址的存在,忽视了岩画与聚落遗址的共存关系。
此次考古研究,经过15年时间,创立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考古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正确揭示了游牧中有定居是游牧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的普遍存在及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对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存基本要素的居住遗迹、墓葬和岩画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者共同组成统一的研究团队,开创了考古研究工作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同步进行的工作方式。与相关学科的学者合作,针对以石人子沟遗址群为代表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探讨了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确途径和方式。
王建新教授介绍,虽然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并不能说明张骞在这里生活过多年,也无法解释月氏人是怎么从这里消失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一定生活了众多的古代游牧民族,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制,这是我们以前未想到的。
站在红山口那座小山顶上,放眼望去,山上山下全是石头筑起的或长或方的房屋地基,仿佛告诉人们,东天山曾经像一座灯塔导引着丝绸古道的驼队马帮穿越戈壁瀚海,上演了一幕幕情节曲折的历史活剧。东天山又像一座典藏了巨大自然与人文能量的藏经阁,诸多历史之谜珍藏于其间,有待我们持续探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