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siri专利之争终审宣判
法制晚报讯(记者 王晓飞)为争夺"siri"聊天机器人专利,苹果公司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要求撤销认定上海智臻公司"小i机器人"专利有效,法院未予支持。今天下午北京高院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审查决定。这意味着"siri"目前还可以在中国地区使用。
具有人机交互智能系统的小i机器人是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自2004年发明后,三大手机运营商的手机短信客服都使用了其技术。
Siri成立于2007年,2010年被苹果以2亿美金收购,最初是以文字聊天服务为主,随后通过与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厂商Nuance合作,Siri实现了语音识别功能。2011年12月6日,苹果公司首次在其发布的iPhone4S手机上推出Siri,即智能个人助理服务,其后又在iphone5、iPad mini、iTouch4等产品中陆续搭载Siri。
智臻公司于2012年6月21日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苹果公司声称其在中国没有诉讼材料接受机构,法院启动境外司法送达。
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法院分别进行了三次庭审。
在此期间,苹果公司与小i机器人之间还有一场行政官司。
2012年11月19日,苹果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宣告小i机器人专利无效。2013年9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认定有效。苹果公司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014年7月8日,北京市一中院宣判,苹果公司提出的小i专利涉及的多项相关技术不公开、不充分等的一系列主张不成立,法院不予支持。同时,小i机器人的专利具有不可争辩的创造性、新颖性、稳定性,维持原专利委员会做出裁定有效。由此,苹果公司败诉。苹果公司提出上诉。
记者 王晓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