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影吟风 发表于 2015-5-13 18:02

人生若只是初见

  沈从文曾经说过:美是散发着淡淡的哀愁。这句话放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是最为恰当不过了。或许是因为爱玲自身遭遇过失败的婚姻,在她安排的爱情故事里,主角都不能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梦想,她或他总有一方不在场。自始至终,这样的爱情世界暗含着苍凉冰冷的格调,让人有一种言不清说不尽的哀绪,堵在读者的胸口,久久不能释怀。
  (一)顾曼璐:欲爱不能,华丽出场,恨恨离去
  如同时下的草根阶层,生存在顾家总是显得那么艰难,步履维艰。很早就背负着全家生计的曼璐,一出场就有那么多的不如意。与张慕瑾自幼相识,真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长长的小巷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见证了他们的牵手,见证了他们的誓言,见证了他们的相依相偎。弟妹对慕瑾夺去他们姐姐的恨意与恶作剧,从另一个侧面映照出了他们的爱之深、情之切。婚约的到来,更使他们的爱情走向一片美好、一片光明。可是,爱情就此止步了。爱情屈服于生存的压力,曼璐的人生也出现了大逆转,正如胡兰成对张爱玲评析的那样,先是顶红顶红,然后变成顶黑顶黑。解除婚约,由舞女到妓女,再到从良,心中虽时有关于张慕瑾的美好,但那只是一瞬间的事。社会与现实扭曲了她的爱情,以至于有了恨妹、骗妹、终至害妹的惨淡一幕。最后,在妹妹的痛恨与不解中,在病痛中,郁郁离去。
  
http://sg.qsgct999.cn/uploads/allimg/120302/1-120302093J0A3.jpg
  (二)张慕瑾:为爱痴守,幸得佳人,憾难终老
  董小婉因为冒辟疆,不论寒冷与否,不增衣减衣,将情人所赠之衣穿到死,让千百年来的人们都钦佩于她对爱情的这份朴实无华、默默的坚守,也感动了千百年的男男女女。这样的无悔坚守同样地传承到了慕瑾身上,相遇是那样的美好,相爱是那样的简单又不失真实、热烈,让慕瑾相信他与曼璐的爱情故事不会黯然落幕。纵然曼璐毁约,纵然她沦为妓女,这些都撼不动他的坚守,就像是一种信仰。但终难挽回那份心中扎根很深的纯真的爱。幸而命运安排了另一女子的出场,让他也得以体会爱情修正成果时的甜蜜。可昏暗的社会将他的爱情击得支离破碎。这种美好也就如同昙花一现,没有天长地久,没有地老天荒。有朝朝,没有暮暮。
  (三)顾曼桢:爱得深刻,欲拔不能,难逃离散
  "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小说开头这几句短短的话语,似乎将顾曼桢的爱情轨迹明晰地勾画出来了。一只红绒线手套激活了曼的爱意,一个男人满身风雨地寻找一只被遗失的手套,终至生病,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位女子一句无意的话语,这让无意去恋爱的曼芳心涌动。爱在彼此的眼神传递间,在彼此饱含情意的话语中,在看似不经意的牵挂中,渐走渐深刻。"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很是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令人动容地展露出了曼的一往情深。这样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件,也似乎预示他们的爱情前途渺茫。姐姐的私心铸造的骗局,把她拉向一个深渊。在被关期间,爱是她唯一的信仰,让她再苦也能支撑着。物是人非事事休,到她自由的时候,却发现所等之人已缺席,岁月无情地改变令人难以接受。只能把初始的那份顶纯真纯真的美好尘封心底,直到许多许多年以后。
  (四)沈世钧:全身而爱,阴错阳差,伊人不在
  木讷不善言谈的男子自有令女子动心的一面,如郭靖,亦如沈世钧。爱是全身心的投入与付出,沈世钧的爱不是说在嘴上的爱,而是浸润于日常生活的爱,不曾华丽,但很受用。不能说这样的爱不够动人,恰恰相反,这才是真爱的表征。回家的短暂几日别离,恍若几年,都能让沈心焦躁不安。他是曼桢的忠实守护者,一起吃饭,送她兼职,对于她将婚约延期也愿意等待。爱到深处,不能容许丝毫的杂质,慕瑾的介入便让他心生妒意,顾虑重重。性格中的软弱使得世钧相信曼璐的谎言,而违心地与石翠芝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在新婚夜,两人都很痛苦,就像小孩子做错了事似的。
  (五)许叔惠:爱难启齿,为心所绊,空留落寞
  在门当户对的观念依然浓重的时代里,许叔惠遇见心仪的女子翠芝,但却不敢示爱。一如诗经蒹葭里面的那个男子那样,明明看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在水一方,但是始终有一条河摆在他的面前,无法渡过。可望而不可及,很是痛苦,那女子于他也就只能是"宛在水中央"。世俗的门户之见,让他只能隐隐地爱着。到了参加意中人婚礼的时候,心中滋味更是难以言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烛光红影中,他唯有选择落寞地离去,选择远走他乡。
  (六)石翠芝:爱得露骨,无奈流水不领落花情
  出身高贵的石翠芝,却也爱得无可救药。第一次见面就注定了她与叔惠的缘。从此,爱情便如春草般在她心理无边无际地疯长着。少女那粉红色的初恋,是那样的热烈动人,犹如开在三月的桃花,灿烂绚丽。可是这样的美丽也是没有结局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石在世俗的力量下与那粉红色的初恋夭折后的凄苦中,接受了一份没有爱情的婚姻。
  十八春,看似波澜不惊的十八年,实则演绎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让人惊叹婉惜。张爱玲少年时失落于家庭的爱,青年时失落于胡兰成的爱,而后又失落于时代的爱。正因为这样,她在创造爱情的美丽的同时,又亲手将它们一个一个毁掉。"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是张爱家玲的名言,也是她对自己人生的体悟,更是她在小说中一以贯之的格调。美的两种样态,一是完美,二是残缺的美。或许后者更能让芸芸众生产生共鸣,因为现实中的爱情也是充满着太多太多的艰辛与坎坷。
  人生若只是初见,让那原初的美好定格在那里,该是多么好,也就没有情的亏欠,没有爱的遗恨,也就没什么值得悲伤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若只是初见